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体育健身的社会学基础二、国际社会与人类健康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健康与幸福是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联合国组织与人类健康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类健康的社会化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向各国政府提出2000年人人享受卫生保健的12项标准:人人享受卫生保健,立法推行,建立机构,配备人员,拨给经费;设立专门机构,有专业人员监督保健工作;经费占国民总产值的5%,并逐年适当增加;从上级医疗经费中直接拨款为省、市、县地方保健服务;经费的分配不分城市和农村,均按人平计算;发展中国家应有一定的初级保健策略,经费资源需得到发达国家的支持;人人享受卫生保健的基本要求,如安全饮水、卫生设施;全面推行计划免疫等。儿童要有充足的营养,90%的新生儿体重不低于2500克;婴儿的死亡率低于5%一下;人均寿命应在60岁以上;男女成年人阅读与写作能力都应在70%以上;国民经济总产值达到人均500美元。2.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长寿要素第一不吸烟;第二饮酒有节制和不饮酒;第三每日必进餐;第四两餐之间不吃零食;第五每天按时睡足7-8小时;第六定时从事体育运动;第七保持适当的体重。世界卫生组织对6928名普通居民进行调查报告指出,对上述7项卫生习惯遵守越多,则身体越健康。若不遵守其中1-3项卫生习惯的45岁的人预期只能再活21。6岁;而遵守6-7项的45岁的人,预期尚能活33.1岁,二者的寿命之差是11.5岁。3.国际体育组织与人类健康国际体育组织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一种为促进人类健康、全面提高人体素质、完善人类发展的特殊工作机构。(1)国际奥委会的宗旨鼓励作为体育运动基础的身体素质和优良道德品质的发展;通过体育运动竞技,以相互了解和友好的精神教育青年,从而有助于建立更加美好与和平的世界;在全世界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以建立国际间和平友好的亲善关系;使全世界优秀运动员在4年一次的奥林匹克体育盛会上友好相会,欢聚一堂,共续友谊。(2)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的宗旨促进大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对大学生进行体育和德育教育;促进大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合作;促进国际间大学生的团结。三、中国政府对国民健康的重视(一)中国政府发展社会体育的方针1952年6月10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毛泽东同志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作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方针。1982年的宪法中又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方针,即“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二)中国政府发展社会体育的有关法规制度1、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54年在全国实施《劳动卫国体育制度》。1958年国家体委颁发《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1964年改名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1990年国家体委颁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2、广播操、工间操制度1951年全国体总、教育部、卫生部等部委发出《关于推行广播体操活动的联合通知》。1954年1955年国家先后推出少年和儿童广播体操。到1989年国家已推行了7套成人广播体操、5套少年广播体操和7套儿童广播体操。3、争创体育先进县制度1985年国家体委制定了《体育先进县的标准和评选办法》4、群众体育工作评定制度5、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为了有效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国家体委1994年6月10日发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6、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年6月29日国家体委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三)中国政府改革与发展社会体育的基本措施1.加强舆论宣传,增强人民的健身意识。2.加快立法步伐,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法规和制度,形成保障全民健身活动的法规体系。3.建立健全社会化的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4.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健身指导员队伍。5.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系统,激励国民科学健身的积极性。6.制定国民健身大纲,推广科学健身方法。7.加强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培养科技人才,推广科学健身的成果。8.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资金,逐步加强社会对体育健身的投入,努力发展体育产业。9.建立和完善群众健身活动的场地设施,提高管理效能。10.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把增强青少年的体质作为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战略重点。(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内容1.面临的形式建国40多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民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增强人民体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行全民建身计划,发展群众体育。2.目标和任务全民健身计划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要求,积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