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抗惊厥药.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抗癫痫抗惊厥药.ppt

抗癫痫抗惊厥药.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phenytoinsodium,大仑丁)苯妥英钠(phenytoinsodium,大仑丁)苯妥英钠(phenytoinsodium,大仑丁)苯妥英钠(phenytoinsodium,大仑丁)苯妥英钠(phenytoinsodium,大仑丁)苯妥英钠(phenytoinsodium,大仑丁)苯妥英钠(phenytoinsodium,大仑丁)苯妥英钠(phenytoinsodium,大仑丁)苯妥英钠为肝药酶诱导剂,可加速多种药物(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代谢而降低其药效;可竞争血浆蛋白的结合部位,使香豆素类、氯霉素、磺胺类等药物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增加;静脉注射本品与利多卡因、普萘洛尔合用时,可加强心脏抑制作用。课堂活动患者,男,18岁,诊断为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每次发作持续约2分钟,每月发作3次。服用苯妥英钠治疗。开始早晨200mg、下午400mg,共3天,第4天早晨测定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为12μg/ml,无癫痫发作,也无不良反应。此后仅在睡前服用400mg。1周后,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达18μg/ml,仍无癫痫发作,也无不适主诉,但在侧视时可见轻微眼球震颤。3周后,主诉视物双影,感觉像喝醉了酒,且走路不稳,并出现明显眼颤,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达24μg/ml。课堂讨论:1.给予苯妥英钠治疗是否正确?为什么?2.如何解释患者出现的症状?3.如何调整苯妥英钠的剂量?①苯妥英钠对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有较好疗效,是首选药。②患者服用苯妥英钠后的症状和体征以及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表明已经出现了轻度苯妥英钠中毒。苯妥英钠的神经系统反应与其血药浓度密切相关,20μg/ml左右即可引起毒性反应,主要影响小脑-前庭功能,表现为眩晕、头痛、复视、眼球震颤、语言不清和共济失调等,其中眼球震颤是中毒时最早和最客观的体征。③应减少剂量,同时密切监测临床疗效和血药浓度。抗癫痫药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酰胺咪嗪)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酰胺咪嗪)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酰胺咪嗪)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酰胺咪嗪)用药分析与指导卡马西平为强力肝药酶诱导剂,丙戊酸盐与之合用,血药浓度很难达到控制癫痫的水平,临床研究显示两药合用时丙戊酸盐的血药浓度仅能达到丙戊酸盐单用时的50%在卡马西平减量过程中,丙戊酸盐的血药浓度随之增高,直到停用卡马西平1~2周后,丙戊酸盐的血药浓度水平仍保持缓缓升高。停用卡马西平后3周出现的症状与轻至中度丙戊酸盐中毒一致,震颤是丙戊酸盐常见的副作用,约在丙戊酸盐的血药浓度超过80μg/ml时出现。因此,在卡马西平减量停药期间和以后的几周,应密切监测丙戊酸盐中毒可能出现的症状;在完全停用有酶诱导作用的药物前,不必调整合用药物的剂量。处方分析患者,男,17岁,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服用卡马西平600mg/d治疗,控制良好。近日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为链球菌性咽炎,因对青霉素过敏,用红霉素治疗,处方如下,分析是否合理,为什么?Rp.红霉素肠溶片0.25g×28Sig.0.25gp.o.p.c.t.i.d.分析:红霉素为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卡马西平代谢,使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反应增加。本例患者服用红霉素4天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减轻,但出现眩晕、复视,伴恶心、呕吐,与卡马西平中毒相符。可换掉红霉素或减小卡马西平的剂量。丙戊酸钠(sodiumvalproate)苯二氮卓类劳拉西泮治疗成人癫痫持续状态近几年,临床研究发现劳拉西泮抗癫痫持续状态的作用较地西泮强,副作用更少,欧洲抗癫痫协会推荐用劳拉西泮4mg静脉注射代替地西泮治疗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新型抗癫痫药根据癫痫发作类型合理选治疗方案应个体化长期用药随意更换药物或突然停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抗惊厥药抗惊厥药抗惊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