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doc

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学校:姓名性别年龄职称上课时间年月日课题年级课型评价项目分值评价要点评价等级小计ABCD教学目标104课标与教材知识把握准确43213能力要求符合课标规定、切合学生实际32103关注学生生活,注重情感陶冶,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统一3210教学内容104关注学科知识的实践应用,联系现实生活、学生经验、注意实际应用2103学科技能、方法与应用相结合,注重探究,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2103注意教材内容的整合与综合210教学过程343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32104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理论课为思维参与,操作课为行为参与)43214创设教学情景,教学具有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43213关注课堂教学的情感性,让学生有成就感32106关注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开展分层教学64204注意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性432110教师讲授的时间理论课不超过30分钟(一节课的2/3),操作实践课不超过15分钟,评价/反馈/答疑时间不少于5分钟。10864教学方法153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2103能调动学生参与、合作、探究、体验(教学设计或工具辅助)32104设计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的学习任务43215教学任务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发展的基础差异5310教学能力165教师提问的是否具有启发性,有效引导学生思维,板书或PPT引领思维54323熟练使用电子教室和教学过程管理软件及评价工具32105具备丰富的专业领域知识,熟悉教材、教学课程指导纲要53103课堂管理规范,教学组织管理规范有序,学生行为习惯好3210教学效果136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教学目标的实现64204学生全体发展和差异发展的统一,知识性、个性、创造性的统一43213课堂成为学生活跃思想、交流情感、展示自我的场所3210教学特色22教学有不同于他人的明显的特色与风格2100评价意见总分标云岗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表时间:2012年11月12日姓名肖玉梅学校标云岗小学班级二年级学科数学课题7的乘法口诀课型教学目标1、在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意义,编制7的乘法口诀。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难点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版块导课首先以贴近时事的“小猴庆国庆”导入课题,变静为动,教学效果好。学生自主学习人人参与,快乐积极地主动思考,达到练习目的。学生合作探究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口诀的方法。学生展示释疑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发言。学生应用实践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师教学组织整个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是很好的,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师教学手段以“鸽子送信”对“想一想”和“想想做做”第3题进行组合,这样既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又使学生对相应口诀与相应算式之间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形成。课堂小结这节课是安排在期中考试后学习的,学生其实对乘法意义和1-6的乘法口诀掌握得并不是很熟练,所以,在有些问题的回答上,流于表面,不能深入地思考,这是我对学情把握不够导致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课堂教学效果自评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落实了新课标“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理念,充分地进行师生沟通、生生独立思维、再师生沟通,完成对7的口诀的编写,使每一位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也体现了新课标“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标云岗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同伴评价表学校班级教师时间科目课题评课人存在问题我的建议导课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合作探究学生展示释疑学生应用实践教师教学组织教师教学手段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总体评价和建议标云岗小学课堂教学反思研讨记录表年级二学科数学时间11.12地点办公室主持人肖玉梅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记录人肖玉梅我在一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同伴的建议在课堂上,我一方面准备了大量的教学用具,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与实践交流。课堂效果还是很好的,同学们喜悦的表情中告诉我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但实际上,没过多长时间,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就出现了:在做题中,有的同学把应该使用乘法计算的题目全部使用了加法。一是加强对个别学生的辅导,通过纠错来进行强化;二是通过大量生活中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