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任务书.docx
中国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任务书任务书:1.研究中国口述史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其起源、特点、方法论等方面的内容,对其进行系统、综合性的梳理和阐述。2.研究中国口述史学的实践,包括采集、整理、编辑、出版口述史料等方面的实际操作,对其进行案例分析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3.探究中国口述史学对于中国历史研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包括其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社会风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贡献。4.发掘中国口述史学中的重要主题和问题,包括口述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口述史学的研究视角、口述史学与其他历史研究方法的关系等,

史学研究方法和理论 PPT.ppt
走近历史专题总览:第一课历史学的基础——史料练一练:【例2】(2011·山东卷,35题节选)下列材料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案:(2)回忆录具有主观性;要注意用其他史料加以印证。2、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1)种类: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史学研究方法和理论.pptx
会计学专题总览:第一课历史学的基础——史料练一练:【例2】(2011·山东卷,35题节选)下列材料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案:(2)回忆录具有主观性;要注意用其他史料加以印证。2、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1)种类: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历史学理论与方法.doc
2010年大一下学期【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复习名词解释1、世界史:从总体上研究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及其相互联系和总体趋势的学科。一般认为一般认为在13~14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全球开始紧密联系才形成真正的世界史,而之前各个文明体系独自发展,是分散的世界史。2、目录学:研究文献图书注录的学科。目是书名,录是对目的说明和编次。在我国,目录学长生于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编天下图书入《七略》,《七略》已失传,只大概载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按经史子集四部排列书籍,唐代正式确立。四部的编排一

史学理论和方法.doc
刘知几与《史通》提出了系统的史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论,标志着古代史学理论的形成。今存49篇,凡20卷。前10卷为内篇,是全书的主要部分,着重阐述了有关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辑,表述要求和撰史原则,以及史学功用等。后10卷为外篇,论述史官制度,正名源流、杂评史家、史著得失,并略申作者对于历史的见解。刘知几的史学批评的理论《史通·书事》篇引用荀悦“立典有五志”的论点,即达道义、彰法式、通古今、著功勋、表贤能。又引用干宝对于“五志”的阐释,即体国经野之言,用兵征伐之权,忠臣烈士孝子贞妇之节、文诰专对之辞、才力技

史学导论(一)_史学概论.doc
「史學導論(一):史學概論」課程大綱授課教師:許慧琦學分:每學期2學分總共16週,約32堂課壹、教學目的本課程希望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以大一為主要修課者的歷史系學生,從學習理解式的閱讀開始,進而共同閱讀與討論有關歷史的種種課題。期望能激發學生對探索歷史的興趣,與求知、思考及批判的熱情,以俾其日後的研習。貳、主要內容2導論;課程說明與分組3~8每週閱讀幾篇相關文章,老師講解後進行分組討論與報告〔主題包括「歷史、歷史學與歷史家」;「歷史、科學與文學」;「歷史與因果關係」;「歷史事實、歷史想像與歷史解釋」;「

历史学基本理论.doc
开明中学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8史学理论及文史常识历史学基本理论一、什么是历史?1.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如悠久的历史2.历史著述,即经过人脑的思考,加工而成的主体化的历史。如历史告诉我们。3.一门学科。二、历史著述与客观历史本身的关系1.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认识的产物(历史著述有两个层次:历史纪录、史学著作)2.任何历史著述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客观历史本身*历史著述是以客观历史为基础*历史著述可无限接近客观历史,但二者的吻合不可能达到绝对的一致。*历史著述有时也会背离客观历

史学理论(授课大纲)(1).doc
..史學理論.授課大綱.2004下.彭明輝史學理論.授課大綱.2004下.彭明輝..史學理論(授課大綱)彭明輝開課系級:歷史系一年級授課教授:彭明輝科目代號:103063-001時間:二56教室:季陶340414一、任課教師簡介3(一)史學著作3(二)編輯與合著3(三)散文及其他4二、課程旨趣4三、課程進度5四、上課倫理6五、基本參考書6六、成績計算方式8七、授課大綱9(一)課程說明9(二)導論(做為一個歷史系學生的基本認知與學習態度)9(三)歷史是什麼11(四)文史工具書的使用12(五)論題選擇13(六

历史学系历史学专业培养方案.doc
——历史学系历史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宽广扎实的专业基础,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文社会科学的高素质人才。从二年级开始,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分设基地班与非基地班。基地班学生以培养具有比较专门的历史学研究基础的高水平研究人才为主要目标,着重训练学生具有继续从事专业研究工作的素质,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并能够适应在教育部门和科研单位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要求;非基地班学生以培养具有专门的历史学训练,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

「史学导论」题库.doc
「史學導論」題庫中國史研究,過去常常被拿來與歐洲史、西洋史做比較,請舉例說明過去學者對於「歷史比較」方法有哪些不同的看法,中、西史學的優、缺點為何?歷史研究中,有專史(如藝術史、科學史),也有所謂通史,試說明專史與通史的關係。並請舉例說明,在專史的「專門」背景下,何謂通史及其意義與價值為何?吾人從事史學研究,必須廣泛利用各種輔助科學的知識,方能有所進步。試就「考古學」以及「經濟學」兩者,分別列舉若干實例藉以佐證並詮釋其要義。史料必須經過適當的解釋,才能顯示其歷史的意義與價值,而當吾人從事歷史解釋時,究竟應

中学历史学习测量的基本理论问题.doc
中学历史学习测量的基本理论问题HYPERLINK""聂幼犁【专题名称】HYPERLINK""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专题号】G32【复印期号】2009年05期【原文出处】《HYPERLINK""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安)2009年3期第25~29页【作者简介】聂幼犁,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教授。(上海200062)在心理与教育领域,测量也常称为测验。“测”为“测量”或“测试”,“验”是“校验”或“验证”的意思。如果给它下一个最一般的定义,即按照某种法则给事物的某种特性指派数字。其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doc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60101)一、培养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2.掌握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

当代史学理论课程大纲.doc
--【當代史學理論】課程大綱課程資訊課程名稱中文:當代史學理論英文:ContemporyHistoricalThoughts開課學期九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開課系所文學院歷史學系所授課教師周樑楷課程編號班次歷史系三、四年級,研究所碩、博士班。學分2全/半年半年必/選修選修上課時間上課地點備註課程網頁課程綱要課程概述本課程中的「理論」並非社會科學所謂的theory或universallaw,而是針對歷史研究或歷史思維的反思(reflection)。本課程分析及評論1960年代以來歷史研究取向的發展趨勢,但不是以

史学理论及其研究.ppt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陈勤等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2)上述材料运用了何种史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doc
PAGE\*MERGEFORMAT92020年4月19日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软件产业发展和社会对高层次软件工程人才的迫切需要,增强中国软件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为国家信息化建设培养大批软件工程领域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中国在进行了学科结构调整,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就是一门新设立的学科,该学科门类为工学,一

比较史学与社会理论.docx
比较史学与社会理论前言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民族国家的形成,是两个大规模历史变迁的过程,也是近代世界最明显的特征。由于此一变化始于欧洲,所以过去的几代学者都认为近代世界基本上是按欧洲的方案而建成的。晚近的学者则反对这种毫无掩饰的自大心态。有些学者认为欧洲的政治经济变化并非放诸四海皆准的模式,同时也认为在欧洲架构之外还存在着社会认同及文化意义的建构。另一些人则认为欧洲之外也存在与其情况类似的历史变迁动力,而欧洲的变化亦并非如过去所认为的那样独特。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中国学者,也曾经主张中国有类似于欧洲的发展

【实用资料】专题二十七史学理论与史学素养PPT.ppt
专题二十七史学理论与史学素养一、史学理论(一)方法论(探究的方法)1.史学三要素:史实、史论、史识。史实即事实;史论即对事件和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2.史料:研究和认识所根据的材料。史料大体分为第一手(直接)史料和第二手(间接)史料,具体可分为四类。(1)文字史料,包括传世文献、档案、文学作品、碑刻及书刊等的文字遗留。(2)实物史料,主要是各种遗存和考古发现,如遗址、考古文物等,是“重现”远古的最重要依据。(3)口述史料,是由人物描述所得的史料,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总结.doc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法总结一.主要史学范式(史观)史学范式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是史学观点、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有机集合体。高中新课标程式下的史学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或称革命史范式),发展为阶级斗争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亦称全球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等四种史学范式。这些新的史学范式,提高了历史研究的框架性认识.1.文明史范式(通史顺序)文明史范式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

史学理论手册阅读札记.docx
《史学理论手册》阅读札记目录一、内容综述................................................21.1史学理论的必要性.....................................31.2史学理论的作用与意义.................................4二、史学的定义与性质........................................52.1史学的定义...............................

专题史学理论及其研究罗柳光.pptx
[09广东韶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陈勤等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2)上述材料